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195 lines (109 loc) · 15.6 KB

technology-overview.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195 lines (109 loc) · 15.6 KB

框架设计

dde-dock 主要分为两部分,即主界面 frame 部分与插件 plugins 部分。

主界面

主界面是指 dock 栏的主窗口。主窗口负责 dock 显示的位置、形状及相关的动画与特效处理。

主面板(MainPanel)是主窗口(MainWindow)的唯一子控件,它是一个 BoxLayout,负责容纳 dock 上存放的所有项目。根据设置的不同,它的排版方向有水平和竖直两种。

Item

dock 上所存放的所有条目都继承自 Item 类。这样设计的原因是简化 dock 布局,使得 dock 主面板的布局上所有条目的管理都能统一起来。

目前 dock 上的 Items 有以下几类:

  • DockItem: 所有 Item 的基类,抽象类。
  • LauncherItem: 启动器类型的 Item。
  • AppItem: 关联所有应用程序的 Item。
  • PlaceholderItem: 占位空间,用于在交换、拖拽 Item 时,显示一个临时的、空白的 Item。
  • StretchItem: 在时尚模式下,充当中间的可伸缩空白区域。
  • ContainerItem: 容器空间,用于存放被收纳隐藏的插件 Item。
  • PluginsItem: 插件条目,每个插件可以注册 0 个或多个 PluginsItem 用于显示数据。

Dock 上从左至右(或从上至下)有不同的 Items 区域,在不同的显示模式下,不同工作区的显示状态或者调整策略都不一样,将它们统一为 Items 进行管理,可以极大的减小在这方面的工作。

其中,AppItem 与 PluginsItem 是比较复杂的类型,详细说明:

AppItem

AppItem 是在 dock 上最经常与用户交互的类型,它关联着每个应用程序的窗口列表。所有的数据都是从后端(dde-initializer)的 DBus 服务中所获取的,具体的数据格式可以参考后端相关文档。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后端数据分为两大块。一个是整体上的,即获取系统中有哪些需要显示在 dock 上的应用程序;另一个是每个应用程序,它有哪些窗口,应用程序的属性及它的各个窗口的属性等数据。

由于 dock 的管理单元是每个 Item,所以有几个应用程序,即总共应该创建几个 Item 这种控制策略应该由 ItemController 负责,而每个应用程序的窗口数据、属性数据,则由对应的 AppItem 自己去负责。由于都是读取同一个 DBus 服务,在这部分的数据处理一定要分清楚模块,否则会使整体上的数据流比较混乱。

Window Preview

窗口预览是应用程序类型特有的一个功能,由 item/components 下面的几个类提供。这部分的代码被封装在了 AppItem 内部,并利用 DockItem 标准的显示 Popup 的接口来显示预览窗口。这部分的代码比较独立,只与 AppItem 自己的实现有关。

PluginsItem

PluginsItem 是与插件所注册的某个具体 Item 相关联,并不是与某个插件进行直接关联。因为一个插件可能注册多个 Item,也可能一个 Item 也不注册。

PluginsItem 是一个对外来控件的包装类,所以在这里面大多工作都是将 DockItem 的一些事件或者行为转发或者加入到外来控件上,实现对外来控件的一个控制效果。

Item Controller

DockItemController 类是控制与管理所有 Items 的地方。任何 Item 的创建、销毁操作,移动、交换、刷新等信号的起始点都从这里开始。

其中,AppItem 的相关数据是从后端获取的。这些与后端通信的操作被封装在了 AppItem 中。Item Controller 并不处理这些具体某个 Item 的事情。

PluginsItem Controller

由于插件的复杂性与特殊性,专门为插件管理加了一层包装。PluginsItemController 是 ItemController 的一部分,专门负责插件类型的 Items 的创建、排序等相关操作。同时,也是作为 dock 主程序到插件之间的一个 proxy 的作用。

MainPanel

MainPanel 是主界面上的唯一控件,是容纳所有 Items 的地方。这个类接受来自 ItemController 的控制消息,来更新界面上的 Items 列表。

它主动进行的操作只有两种:

  • d&d 操作的处理。它接受 drag & drop 事件,对事件进行处理并显示动画。中间过程全部是临时数据。当用户操作完毕后,它将最终的控制信号发送给 ItemsController,并由接收它发送的信号来更新界面顺序。
  • 布局调整处理。在 dock 位置、大小、Items 数量等发生变化后,MainPanel 负责调整每个 Item 的大小并刷新布局。

需要注意的是,主面板类并不直接去控制 Items 列表的顺序,更不会去添加与销毁某个 Item。为了保证解耦,功能上不能与 Controller 混淆,所以对 Item 的控制操作应该 全部 来自于 ItemController 的控制信号。

Popup Window

Popup Window 是一个特殊的控件。它是所有 Item 中用来显示提示信息,或是显示弹出式控件、列表的一个容器。但是考虑到这种控件使用频率非常高,如果在每个 Item 中创建多个的话很浪费内存,所以将 PopupWindow 设计为一个全局的控件,所有的 Item 共用这个控件。

Item 鼠标事件的处理以及两种右键菜单

先说有哪两种右键菜单, 以便下文提及时有一个清晰地概念:

  1. dock 的右键菜单, 目前是白色的, 用于设置 dock 显示模式, 大小, 位置等
  2. item 的右键菜单, 目前是带箭头黑色的, 使用 DBusMenuManager 通过 DBus 调用传入菜单数据(json)显示菜单 (DBusMenuManager 若不熟悉也不影响阅读下文)
  3. (还要知道:) dock 上其实还有另一种右键菜单, 即应用托盘图标的右键菜单, 不过这个是目前由托盘插件内部处理, 所以这里暂不详述

item 的右键又分为两种:

  1. AppItem 的右键菜单, 用于显示应用的菜单, 菜单的内容是从后端获取的, 点击菜单项之后的动作也由后端处理
  2. PluginsItem 的右键菜单, 用于显示插件的菜单, 菜单的内容是从插件的接口 itemContextMenu() 获取的, 点击菜单项之后的动作也通过插件的接口 itemContextMenu() 交由插件自己处理

由于 AppItem 和 PluginsItem 都继承自 DockItem, 而且它们三者都会重写鼠标相关事件(press/release/move), 因此鼠标事件处理的逻辑就会显得比较复杂, 在这里描述一下目前的处理逻辑:

  1. 左键以及中键的点击事件在 mouseReleaseEvent 中处理, 而且是由 DockItem 的子类 AppItem/PluginsItem 分别自行处理, AppItem 会打开应用, PluginsItem 会显示 PopupApplet 或执行点击命令
  2. 右键点击事件在 mousePressEvent 中处理, 主要逻辑都在 DockItem 中实现, 子类 AppItem/PluginsItem 只需要在自己重写的 mousePressEvent 中调用 DockItem::mousePressEvent 即可, 当然也可以直接调用 DockItem::showContextMenu
  3. 那么何时/如何显示 dock 的右键菜单 呢? 首先要知道显示 dock 右键菜单的逻辑是在 MainWindow 类中的 mousePressEvent 中处理的, Item 相关的类不能直接调用, 所以需要在 AppItem/PluginsItem 重写的 mousePressEvent 中调用 QWidget::mousePressEvent, 这样 Qt 的事件分发机制就会把这个右键事件一直向下传递到 MainWindow 类, 就会显示 dock 的右键菜单, 注意: 与上一条不同的是这里调用的是 QWidget::mousePressEvent, 具体何时调用 DockItem::mousePressEvent 何时调用 QWidget::mousePressEvent 这个由 AppItem 或者 PluginsItem 自己决定, 比如 AppItem 就计算了一个区域, 在这个区域内的右键点击事件就认为是显示 AppItem 的右键菜单, 在这个区域外的右键点击事件就去显示 dock 的右键菜单

上面第三条比较详细的描述的 dock 的右键菜单的触发条件, 下面是关于 item 的右键菜单的实现:

DockItem 里只重写了 press 事件, 在其中实现了统一的通用的显示 item 右键菜单的逻辑. DockItem 定义了一个 contextMenu() 虚函数, 因此其子类 AppItem/PluginsItem 只需要重写 contextMenu() 并将菜单数据返回即可, 同时 DockItem 还定义了虚函数: invokedMenuItem, 用于处理菜单项点击之后的逻辑, 这个虚函数也需要由子类 AppItem/PluginsItem 重写并处理自己的菜单点击逻辑.

如何触发显示菜单上面第二条以及第三条中已经说明, 但是 PluginsItem 比较特殊, PluginsItem 封装了一个插件提供的 itemWidget, 当要显示 item 右键菜单时插件的控制类会调用插件的 proxy 接口: requestContextMenu(), 这个接口在 DockPluginsController 中实现, 会调用 DockItem 的 showContextMenu 函数, 感觉这里搞的很混乱, 这个 requestContextMenu 接口或许可以废弃掉, 这样插件就不必处理何时显示右键菜单的逻辑, 只需要提供菜单数据以及菜单项的调用处理即可, 将何时显示 item 菜单的逻辑 放在 PluginsItem 里处理, 这样就可以保持与 AppItem 的一致性.

而现在的逻辑是这样的:

PluginsItem 的 mousePressEvent 中只直接调用了 QWidget::mousePressEvent 去显示 dock 的右键菜单, 所以 PluginsItem 封装的插件的 itemWidget 在需要显示 item 右键菜单时就需要吃掉 mousePressEvent, 即调用 QEvent::accept 或者直接 return 掉, 不去调用 QWidget::mousePressEvent, 这样这个事件才不会分发传递给 PluginsItem. 所以目前 PluginsItem 不像 AppItem 一样可以随意控制显示 item 菜单还是显示 dock 菜单.

插件

插件是符合标准的 Qt Plugins。插件的开发不必熟悉 dock 的所有代码,只需要熟悉一般的 Qt 插件开发过程,并了解 dock 所提供的接口。dock 的接口安装 dde-dock-dev 包即可。这也是方便插件开发者在无需配置完整的 dock 开发环境的情况下,更方便的进行 dock 插件的开发。

插件的一般组织形式

一般来说,一个插件由一个主控制类和至少一个控件类组成。控制类通过 dock 的插件接口与主程序通信,并获知当前 dock 的一些状态。通过插件自己的业务需求和 dock 的状态,可以调用接口添加新的 Items 到 dock 面板上,或是从面板上删除之前自己添加的 Items。

对于插件请求创建的每个 Item,主程序都会调用插件的主控制类获取一个 Widget 作为显示内容,并创建一个 PluginsItem 对此 Widget 进行包装。包装后的 PluginsItem 将会作为标准的 DockItem 注册到 MainPanel 上显示出来。

插件开发中的调试方法

在加载插件失败时,主程序会打印相关信息,仔细参考相关日志即可发现大部分问题。一般就是对应插件的 so 中有某些符号没有解析成功,或是插件版本与主程序的版本不相同。

如果插件可以成功加载,即可使用 gdb 等程序进行调试。

托盘插件

托盘插件是目前所有插件中最为复杂的一个。

为了满足一些需求并减少代码量托盘插件也会加载一些插件,使用的插件接口或者说机制和 dock 本身一样,比如系统相关的插件:

  • 声音
  • 网络
  • 电池
  • 挂载

dock 要加载的插件所在的目录是 /usr/lib/dde-dock/plugins,而托盘插件要加载的插件所在的目录是 /usr/lib/dde-dock/plugins/system-trays。 为 dock 编写的插件几乎不用做任何改动就可以放到 system-trays 目录下让托盘插件去加载,在代码上唯一要改动的地方是不必再为时尚模式改变控件的样式,因为时尚模式和高效模式下托盘插件内的控件样式是一样的,不需要发生改变。

除了这些“插件内插件”,托盘插件还会提供以下两种类型应用托盘和一种托盘插件自定义的托盘类型,即指示器:

  • XEmbed 协议
  • SNI 协议
  • Indicator

关于前两种应用托盘关键是要理解各自协议的概念,这个可以去 freedesktop 去查阅,当概念理解了之后,实现也就容易懂了。值得一提的是 Indicator 这个自定义的托盘类型。

托盘插件之 Indicator

Indicator 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一种只需要在托盘上动态或静态显示一些文字,图标,并且不需要很多的可定制性而出现的。

keyboard-layout 插件就符合这种需求,它只需要显示当前使用的键盘布局在托盘上就行了。

Indicator 的实现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组成,可以将其理解为 MVC 结构,以 keyboard-layout 插件为例:

  • KeyboardLayoutPlugin (Model)
  • IndicatorTrayWidget (View)
  • IndicatorTray (Controller)

既然从 MVC 的角度来看,那么 Model 就是可以随意更换的,View 和 Controller 则都是通用的,只要 Model 提供的数据符合规范它们就能正常工作。

下面分别来看 MVC 都做了什么:

Model: 负责提供 Indicator 所需要的所有数据,Model 虽然切实作为 dock 的一个插件存在,但其本身不向 dock 提供 item 控件去显示,仅通过 dock 的插件机制初始化自己。

需要提供的数据有:

  • 一个 DBus 服务 (具体地说应该是 DBus 服务上的一个 Property)
  • 一个描述上述服务的 JSON 文件

JSON 文件应该被安装到 /etc/dde-dock/indicator/ 目录下,托盘插件在加载 Indicator 组件时回去检测这个目录下的所有 JSON 文件,一个 JSON 文件对应一个托盘上的 Indicator。 文件的内容可以参考 /etc/dde-dock/indicator/keyboard_layout.json 文件。

IndicatorTrayWidget: 这个类是 View 层,是用于显示数据的实体即一个托盘控件,除了显示数据,这个类也会接收用户动作。

IndicatorTray: 每当 dock 在上述目录下检测到一个 JSON 文件,就会交个 IndicatorTray 类去处理,IndicatorTray 会解析文件内容,根据指定的服务,路径,接口从 DBus 上获取指定 Property 的数据并创建与其的信号槽连接,当 DBus 上的数据发生变动时通知 View 层发生改变,View 层控件也是在这里创建的。此外 View 层接收到的用户的动作比如点击,也会交给这个类处理。

接口设计

插件接口

插件接口定义在 interfaces/*.h 中,参考具体类或函数的注释。

DBus 接口

dock 主程序提供了一个 DBus 服务,可供外部访问到 dock 的 geometryRect 信息。这个信息也可以从后端的接口中读取,创建这个接口的最初目的是用作调试。当 dock 位置不正确时,可以比对此接口的信息与后端的信息。

其中后端的信息代表了 dock 主程序计算的结果,如果这个数据错误,就说明 dock 在位置计算的部分有 bug。

如果后端信息正确,而本接口中的数据错误,那就是计算正确,但是在向 X Server 发送对应的控制请求时出错。

通过检查两个接口的数据是否相同,也是一个进行自我检查的方法。目前在 MainWindow::positionCheck 中就进行了这样的操作,当发现两个数据不相同时,就重新向 X Server 发送请求,以此来 workaround 某些情况下 dock 位置不正确的问题。

优化

MainWindow

目前所有的动画都被放在了 MainWindow 中进行处理。经过多次的改动,现在 MainWindow 中已经有很多动画相关的代码,这使得在进行窗口管理时不得不考虑动画的很多事情。

以后可以尝试将动画部分剔除出来,MainWindow 只进行窗口位置、大小等操作,尤其是应该把涉及到 MainPanel 动画的部分移动到 MainPanel 类中去,以此来减少在 MainWindow 中控制其它控件所带来的混乱。

Popup Window

共用 PopupWindow 带来了很多好处,但是如果在使用时没有好好处理 data race、或是在 Tips Window 与 Model Window 切换中没有处理好顺序,就会造成很难调试,也很难处理的问题。可以尝试在这方面做一些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