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155 lines (98 loc) · 12.8 KB

Programmer_程序员经验谈.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155 lines (98 loc) · 12.8 KB

目录:

=====================================================

经验谈

List

//

----------张一鸣:10年面试2000人,我发现混的好的人都有同一个特质 - 简书 https://www.jianshu.com/p/566fa484de3f

10年观察
我遇到的优秀年轻人都有这5大特质
后来,我陆续加入到各种创业团队。在这个过程中,我跟很多毕业生共处过,现在还和他们很多人保持联系。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看到的一些好和不好的情况。总结一下,这些优秀年轻人有哪些特质呢?

第一,有好奇心,能够主动学习新事物、新知识和新技能。今天不太谦虚,我把自己当做正例,然后再说一个负例。我有个前同事,理论基础挺好,但每次都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完就下班了。他在这家公司呆了一年多,但对网上的新技术、新工具都不去了解。所以他非常依赖别人。当他想要实现一个功能,他就需要有人帮他做后半部分,因为他自己只能做前半部分——如果是有好奇心的人,前端、后端、算法都去掌握、至少有所了解的话,那么很多调试分析,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做。

第二,对不确定性保持乐观。比方说头条最开始时,我跟大家讲:我们要做1亿的日启动次数(当然,现在不止1亿了,我们现在的日启动次数已经差不多5亿)。很多人觉得,你这家小公司怎么可能做得到呢?大公司才能做得好。所以他就不敢努力去尝试。只有乐观的人会相信,会愿意去尝试。其实我加入酷讯时也是这样。那家公司当时想做下一代搜索引擎(最后也没有做成,只做了旅游的垂直搜索)。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想的,我自己觉得很兴奋。我确实没有把握,也不知道怎么做,但当时就去学,就去看所有这些相关东西。我觉得最后也许不一定做成,或者没有完全做到,但这个过程也会很有帮助——只要你对事情的不确定性保持乐观,你会更愿意去尝试。

第三,不甘于平庸。我们在座各位,在同学中已经非常优秀了。但我想说,其实走向社会后,应该再设定更高的标准。我见到很多大学期间的同学、一起共事的同事中,有很多非常不错的人才,技术、成绩都比我好。但10年过去,很多人没有达到我的预期:我觉得他应该能做得很好,但他却没有做到。
很多人毕业后,目标设定就不高了。我回顾了一下,发现有同事加入银行IT部门:有的是毕业后就加入,有的是工作一段时间后加入。为什么我把这个跟“不甘于平庸”挂在一起呢?因为他们很多人加入,是为了快点解决北京户口,或者当时有些机构有分房补助,可以购买经济适用房。
后来我就在想一个问题,如果自己不甘于平庸,希望做得非常好的话,其实不会为这些东西担心:是否有北京户口,是否能买上一套经济适用房?
如果一个人一毕业,就把目标定在这儿:在北京市五环内买一个小两居、小三居,把精力都花在这上面,那么工作就会受到很大影响。他的行为会发生变化,不愿意冒风险。
比如我见到以前的朋友,他业余做一些兼职,获取一些收入。那些兼职其实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而且对本职工作有影响,既影响他的职业发展,也影响他的精神状态。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哎,快点出钱付个首付。我觉得他看起来是赚了,其实是亏的。
不甘于平庸很重要。我说不平庸,并不是专门指薪酬要很高或者技术很好,而是你对自己的标准一定要高。也许你前两年变化得慢,但10年后再看,肯定会非常不一样。

第四,不傲娇,要能延迟满足感。我在这里举个反例:两个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年轻人,素质、技术都蛮不错,也都挺有特点。我当时是他们的主管,发现他们在工作中deliver的情况始终不好。他们觉得其他同事比他们做得差,其实不是:他们确实可以算作在当时招的同事里面TOP 20%,但误以为自己是TOP 1%。所以很多基础一点的工作,比如要做一个调试工具,他就不愿意做,或者需要跟同事配合的工作,他就配合得不好。
本来都是资质非常好的人才,人非常聪明、动手能力也强,但没有控制好自己的傲娇情绪。我觉得这和“不甘于平庸”不矛盾。“不甘于平庸”是你目标要设得很高,“不傲娇”是你对现状要踏实。
这2000个样本当中,我见到很多我原来觉得很好的,其实没有我想象中的发展好,我原来觉得不好的,其实超出我的预期。这里我也举个例子:
当时我们有个做产品的同事,也是应届生招进来,当时大家都觉得他不算特别聪明,就让他做一些比较辅助的工作,统计一下数据啊做一下用户反弹啊之类。但现在,他已经是一个十亿美金公司的副总裁。
后来我想想,他的特点就是肯去做,负责任,从来不推诿,只要他有机会承担的事情,他总尽可能地做好。每次也不算做得特别好,但我们总是给他反馈。他去了那家公司后,从一个用户量不到10万的边缘频道负责起来,把这个频道越做越好。由于这是一个边缘频道,没有配备完整的团队,所以他一个人承担了很多职责,也得到了很多锻炼。

第五,对重要的事情有判断力。选什么专业、选什么公司、选什么职业、选什么发展路径,自己要有判断力,不要被短期选择而左右。上面一些例子,也都涵盖了这一点。比如当时很多人愿意去外企,不愿意去新兴的公司。06、07年,很多师弟、师妹问我职业选择,我都建议他们去百度,不要去IBM、微软。但实际上,很多人都是出于短期考虑:外企可能名气大、薪酬高一点。
虽然这个道理,大家都听过很多遍。刚毕业时薪酬差三五千块,真的可以忽略不计。短期薪酬差别并不重要。但实际上,能摆脱这个、能有判断力的人,也不是特别多。
这些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谢谢!

//

----------你和高手间的差距,就是“简单” - 简书 https://www.jianshu.com/p/463752fde067

张小龙的每次演讲都是业界经典,这一次也是。

每次演讲都是业界经典,

那内容应该很高深吧?

不,很简单,都是大白话。

“采铜”细心梳理了张小龙的这次演讲,

发现这两年非常流行的一些词语和概念,

张小龙一个也没有提及。


//
张小龙的演讲跟罗胖完全不一样,

罗胖的演讲充满了新词语,

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新概念,

但张小龙的演讲就是说大白话,

圈内人逢会必讲的那些词语,

他一个字都没有提及,

但你依然觉得他的演讲很牛逼。

这让我想起了“朴素定律”: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真正的高手,都善于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40岁程序员的总结

//

----------一个40岁老码农的总结(转) - 简书 https://www.jianshu.com/p/6f3f99bc529a 我有一个习惯,每年定期更新简历,然后面试一圈,一则看是否有更好的机会,二则了解市场行情与技术动向,也作为自己下一年努力的方向。 从 30 岁到 40,整整 10 年,年年如斯,这种形式一直有效的鞭策我努力学习和工作。因为我相信只要我保持努力,就会永远站在技术的前沿,就会永远保有强劲竞争力,所谓的“中年危机”永远也不会落在我的头上。

-- 这次面试,即使是事过数月,我依然清楚的记得哪位总监脸上的表情,他期待的显然不是一个奸滑,油腻的中年大叔,而是一个血气方刚,听话,能加班的精壮小伙。 于是,我调整了策略,把求职的方向改为了架构师。这次显然对路了,面试和谐多了,再没碰到早前面试纯开发岗的尴尬。

-- 作为一名 90 年代的大学生,曾经的“天之骄子”,从学生时代,我就时刻鞭策自己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生怕哪步走错了,被技术,被时代抛弃。然而现实是什么?即使你精通多门编程语言,熟悉各种设计模式,懂大数据,懂 AI,然而那又如何?

你不想做总监,不想做 CTO,就是想安安静静的研究技术,这个要求高吗?然而现实就是如此残酷,你要么努力“奋斗”,踩着众人的失败成为所谓的“管理者”,要么就会跌成可悲的 loser,这中间没有任何温情的中间地带。

===============================================

学习方法

----------学习编程从“玩”开始 - 简书 https://www.jianshu.com/p/133fbecc01cf

【22】源码阅读方法

素养

//

----------阿里专家内部分享:优秀工程师的三大思维---程序员的那点事 https://mp.weixin.qq.com/s/eF2lkmOI4IhUqaBzrAwvcA --产品思维: 当用户价值足够时,产品能否在市场中立足并真正收获收益,首先考验的是产品的用户体验。良好的用户体验一定是站在用户的角度,基于用户心智来塑造概念,由于概念存在理解和解释成本,所以塑造的概念应足够轻、少且易掌握。概念一旦塑造出来则概念间的关系也随之确定,这些关系基本上决定了产品与用户的交互流程。好的产品体现于“易用”二字,其极致在于迎合用户的本能反应并符合各种生活或专业常识。

--技术思维: 需求一旦确立,会基于模块化的思想拆分成多个功能模块去降低实现的局部复杂度,最终将所有功能模块“拼接”在一起去实现整体需求。每个功能模块会安排给一个人或一个团队负责,由于功能模块是需求分解后的产物,容易导致工程师在实现的过程中只看到“树木”而忘记了“森林”。

--工程思维: 工程思维的起点是流程。流程的背后是科学,以既定的步骤、阶段性的输入/输出去完成价值创造,通过过程控制确保最终结果让人满意。由于流程涉及每一个工程师的工作质量与效率,其含义不只在于定义、工具化、检查等内容,而是应基于工程师的日常工作习惯,将流程与工程师的工作环境无缝整合。“无缝”体现于流程中的概念与工程师群体已建立的专业常识相一致、没有增加毫无价值的负担,根本仍是确保易用性

可以说产品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师的工作和生活幸福感。一个质量不可靠的产品一定会给用户和工程师自己带去麻烦,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并造成负面的社会影响。对于工程师来说,那势必打乱个体的工作与生活节奏。为了让产品的质量做到可靠,单元测试、静态分析、动态分析等确保工程质量的手段应成为工程师的基本工作内容,通过将这些手段与CI(Continuous Integration)流程进行整合去持续构建起对软件产品的质量信心。

--结论: 了解工程师思维的价值在于,工程师个体需要在工作中逐步建立起产品、技术和工程三大思维,以便用更为全面的视角去看待日常工作中所面临的困境和困惑。当站在单一的思维去看待所面临的问题时可能觉得不合理,但从三大思维层面去审视时所得到结论可能完全相反。从团队协作的角度,只有团队中有更多的个体从多维度去进行思考,才容易发现岗位间衔接的那些无人问津的灰色地带,进而通过补位、助攻去更大程度地发挥团队的效能

//

----------Kris在路上 https://mp.weixin.qq.com/s/sMhf2Hnd3yig35Dl1TeZZg 如何持续保持超高效率,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认知干货) 标题里的答案是,建立自己的沉浸式系统。

让我们手边的每一件事,每一个工具,都能够发挥协同作用,劲儿往一处使,让每一个单一的工具累加之后形成的系统,输出更高价值的东西。

每个人都需要建立自己的沉浸式系统,沉浸是为了专注,系统是为了稳定持续专注,而沉浸式系统最大的魅力,就是物尽其用,让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重要的,让每一件重要的事,都发挥更大的效用。